(资料图片)
“五一”假期,热展中的“继往开来 国韵书香——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再度升温。据介绍,5天假期共有5.36万人次观展。
5月1日9时,记者在省图古籍特展现场看到,展陈区通道上观众如织,摩肩接踵。长队中,更多的是年轻面孔。27岁的观众王晓平说:“观看古籍,我特别注重看旁边的解释,那些解释能帮助我们对古籍有更深的理解。一些重要内容,我都用手机一一拍下来。”来自上海的观众范异姗说,看到网上新闻,得知《聊斋志异》手稿的珍贵,就利用这个假期举家来沈阳看原件真容。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了解了这部古籍手稿的多舛命运,就觉得这趟千里之行超值了。“我为这个绝世孤本录了视频,感觉非常美,发到我的微信朋友圈,赢得一片叫好和点赞。”范异姗笑言。
沈阳市民刘原征带着念初中的女儿来观展,他说。这次展览机会难得,古籍保存不易,一般很难见到,所以早早就把这次观展纳入了“五一”计划。看了这么多“镇馆之宝”,时光的浸润让清秀的字迹、紧凑的结构更是别有一番韵味。除了观展,他和女儿还参加了“线装书制作体验”活动,这给了父女俩一种全新的体验。
结合古籍特展,省图推出了多项文化互动体验活动,以多元的、立体的阅读推广方式呈现丰富而厚重的展陈内容,吸引大批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来此参观。记者在“线装书制作体验”活动现场看到,裁纸、刷版、折页、压平、齐栏……体验的主角几乎都是青少年。
记者了解到,古籍特展的观众既有当地市民,也有不少外地人。记者观察,青少年观众要多于中老年人。
分析观展新现象、新特点,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焯认为,这反映出人们对于高品质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向往。古籍典藏作为珍贵的文化记忆,当下的观众,不仅是参观者、欣赏者,更是求知者、思考者。古籍特展通过鲜活的呈现方式,力求使每一位观众都能读、能看、能学、能娱。这让展览既能满足具有专业眼光的参观者和求知者的需求,又为传统文化爱好者、青少年这些普通观众提供沉浸式、代入感极强的参观体验,真正做到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也正是“活”起来带动了“火”起来。
“正是文化互动体验活动等让古籍特展圈粉无数年轻人,这也表明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日俱增。”王焯说。
接下来,省图将继续开展盘纸、斗拱、脸谱等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历史文化专家学者论坛,悉心营造浓郁的观展氛围,让古籍特展热度不减。
(辽宁日报记者 赵乃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