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炙烤着户外人们的每一寸皮肤。然而,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脚步遍布于港口、码头、航道、船厂,从不因“热”而退缩,因为他们眼中一直坚定着“天蓝云白航道畅,船舶整装待出发”美好期待。
宣城南漪湖湖区,宣城海事船检部门开展渔船现场检验。宣城海事中心供图
(资料图)
高温甲板上的船检人
在宣城海事有这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部门,说熟悉因为这个部门人最多,说他陌生因为他们都常年在外奔波,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并不那么多,他们就是船检部门。
夏日铁船的温度经常能达到50度以上,汤学军带着宣城船检人一路“逆行”入湖区上坝梗,这时的船检工作是一项体力活,在烈日暴晒、汗流浃背中还要保持足够的眼力和细心,“不能看走眼、一个不注意都会留下安全隐患,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一点不能放松”,汤学军说,“每年渔检都在7、8月份最热的时候,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我们验船师都培养成刮痧高手了,任务紧自己更要冲在前面给大家带好头,渔检今年近800艘检验任务8月必须全部完成。”
烈日、高温甲板、闷热缺氧机舱、巨大噪音、刺鼻气味是船检工作中的常态。汤学军说:“除了渔船,我们船检人员人均船检任务一年近400艘,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宣城郎溪定埠港,工作人员对集装箱进行日常维护。宣城海事中心供图
码头作业中的港口人
盛夏三伏天,8月2日,定埠港港区地面温度已超过40℃。面对连续多日烈日炙烤,定埠港一线工人用汗水丈量着码头,用娴熟的操作和坚守岗位,他们有引车司机、有库场员、有装卸工……
上午9点30分,室外温度迅速拉高,面对流动司机人手不足、客户船舶即将滞期,定埠港调度吴绍俊主动请缨,操作铲车,为铣刨料装卸辅助,这个时候岗位就没有明显的界限。
家住定埠港周边村庄的周国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五猖的传承人,两鬓花白的老周虽然只是一名劳务工,但看着吊机作业过程中泼洒的玉米,他挥舞着扫帚,清扫掉落的每一粒玉米。
中午11点30分,坐标定埠港2号龙门吊,钢材船舱温度将近60度。当其他岗位的工人纷纷走入食堂,巾帼不让须眉的吊机司机张瑞和辅工孙跃依然坚守在滚烫的钢坯作业泊位,在工友的提醒下,两人仍然坚持装完泊位上剩余的半车盘螺。
今年以来,定埠港积极拓展货源,把运输实效防在第一位,坚持高温不停工、高温不停产,一方面调整夏季作业时间,错峰生产,另一方面加强机械设备隐患排查,确保客户产品不断档。作为全省县域首个开通集装箱班线的码头,定埠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126%。
宣城郎溪运盛船厂,正在进行船体建造作业。宣城海事中心供图
烈日炙烤下的造船人
连日高温席卷皖南大地,但在郎溪运盛船厂内,仍随处可见坚守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们辛勤的身影。船体钢板滚烫滚烫的,特别密闭的船舱仿佛变成了一个烤箱,比室外温度高出10到20度是很正常的。
运盛船厂位于郎溪芜申运河南岸,定埠综合码头西侧,得益于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和近年来宣城水运的发展,船厂订单可是一点都不愁。负责人唐卫星说:“造船周期长,现在我们的船型一般都需要3—6个月时间,期间还需要焊工、构件等多个工序,存在前后顺序,往往一个断掉了,下一个就无法入场。我们一方面抓好安全生产,特别是焊工,安全帽、长衣长裤、厚底鞋都是必须要配齐的;另一方面调整工序安排和班次工作时间,避开高温作业,同时厂区还配备防暑降温物品。”
运盛船厂近几年平均下水新船20艘左右。船舶类型从内河普通货船拓展到集散两用船、趸船公务船等;新建货船从40米800吨级大幅提高至62米2000吨级,单船产值也提升了近2倍。上半年运盛船厂共建造完工船舶9艘,手上还有9个新订单,总产值有望首次突破5000万元大关。
宣城海棠湾码头,宣城首次客运船员特殊培训实操考试正在进行。宣城海事中心供图
为船员解难的护考人
近日,一场特殊的考试在宣城海棠湾码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宣城市首次开展客运船员“送培上门”工作,19名船员渡工参训并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前期宣城海事船员部门通过电话、座谈等形式与船企、船员及涉渡主管单位沟通,摸排特殊培训等培训类别的培训需求。考虑到本地无特殊培训机构,船员渡工外出参训耗时长、负担重问题,特别向省海事中心申请,采取“送培上门,协同监管,即培即考”新模式。
考试中,四方联动,由安徽省航运技工学校举办专题培训班,让船员本地参培,蚌埠市、宣城市海事中心联合监管,皖江船员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立考场服务小组,针对渡工年龄大问题,为他们提供电脑操作指引和方言普通话翻译,有效保障培训效果和考试通过率。
通过分组进行旅客的控制与疏散应急、弃船演习和消防演习,提高了船员应急应变的能力,为促进辖区内客船的安全营运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好企业服务“店小二”、做好船员货主“贴心人”,践行为民初心永远在路上。(陈静 林国强)
标签: